馬克斯主義批評的目的:充分闡明文學作品(形式、風格、含義),當作歷史下的產物來理解,價值根據時代需要來界定
文學作品不是靈感的產物,不能用作者心理狀態來分析,要以知覺的方式觀察世界
馬克斯主義意識型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結合,社會經濟結構關係(各面向,上層建築:多種意識型態結合)
意識型態(群體意識):群體對共主有認同,讓統治階級權力合法化
藝術、文學:複雜的社會結構,作用在確保讓其他階層的人認同統治階級的統治
文學是社會關係的縮影,理解文學就是理解所有社會關係
藝術不能一切推給生產力,不是一對一,必須所有問題放在一起談
生產力低的時代創作出好作品?希臘與自然關係協調,現在資本主義數量取代品質(不協調)
為什麼現代人跨越時空感受古典的美?現代處在不協調狀態,古代協調,我們與過去歷史相連接,沒有完全切割,在本身不協調可以更清楚認識到協調的美(對比)
基礎建築:人民,個人的想法
藝術:演變不是單一條件,高度自主性
意識型態:融入其中,意識不到其存在
跳脫意識型態:假跳脫(跳脫表面),真正理解自己到底在幹嘛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