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相信大家都對完答案了吧
但是想說怎麼會沒有人討論這個選項呢
和幾個同學及老師討論過
這兩個叩不是都做「問」解嗎
但是大考中心卻沒給C????
到底? 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題目出自多選 35題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有的版本是把"叩"而與語解釋成 1.叩頭 2.叩問 這跟左公"叩"之寺僧不太一樣 個人見解啦, 感覺這題應該會開放選或不選都給對
匿名
我翻了三十篇大講堂是作''問''解 翰林自修是作''問''或''拜見''解 希望能開放選項了哈哈
匿名
勞山道士那個 三十精進是寫拜見啦 我個人是覺得不太可能是問 不過也幫你祈求能開放那個答案囉😊
匿名
1 敲、擊。如:「叩門」、「叩關」。《論語.憲問》:「以杖叩其脛。」唐.白居易〈長恨歌〉:「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2 磕、觸。如:「叩頭」、「叩首」。《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安老爺聽得這個,說了句豈敢,連忙趕過去,合他膀子靠膀子的,也那麼鬧了一陣,口裡卻說的是:『還叩,還叩,還叩。』」 3 詢問、請問。如:「叩安」、「執經叩問」。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4 叩頭、叩首的簡稱。如:「三跪九叩」。 5 牽、拉住。同「扣」。《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伯夷、叔齊叩馬而諫。」 教育部字典,怎麼看都比問解釋的通吧
匿名
這告訴我們最好買兩本講義,不然你只有單向資訊,無法做客觀分析及查證,就像你如果只看一台新聞,你就會覺得裡說的都是對的,連是假新聞都不可能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