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在網路看到這討論 想聽聽米友的看法
A「現在香港人工資多少?台灣人工資多少?
香港政府2011年盈餘過多,直接給市民6000元。台灣呢?」
B「話說有沒有考慮兩地的物價⋯
沒錯。中資企業來台確實可增加雇用、提升薪資。但有能力來台的中國企業往往資金龐大,容易併吞本土中小企業,造成就業市場壟斷,結果便是雇用數減少,影響薪資。此外,根據服貿內容可得知,雖然開放項目對台灣很多,但有諸多限制,且地區只開放福建省及廣東省,顯得不對等。
中韓簽了FTA 看看去年發生了什麼事情,企業被抵制,對中貿易下降,他們簽的還是「貨」貿
更何況兩岸關係更為複雜,看看去年不認92共識,台灣觀光業不也受影響
再來看看惠台政策,幾天前的台灣出版產業前往大陸投資及出版還被限制
賺錢誰不想?但是別忘了「蛋不要全放在同一個籃子」 還是一句話 自殺與他殺的選擇
A:「又有這種理論,拿物價為低薪資辯解,見怪不怪。再者,韓國被大陸制裁跟他們簽FTA無關,請你多看一下相關報導。民進黨很想簽服貿協議,只是中共不理他,沒有管道。同樣網路上谷歌得到。」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裹著糖衣的毒藥,很明顯這是統戰的手法,一點一滴蠶食台灣而民眾仍不自覺,溫水煮青蛙
匿名
排除掉政治和國族認同問題,麵包才是人民最實際需要的東西吧? 用政治論調否定經濟成長的機會也沒法說服人,倒不如檢視一下服貿對民生的影響後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