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頭條
心理學大講堂:神奇的壓力曲線
分類\心理
時間\2019-06-15
有人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也有人說,沒有壓力時可以隨心所欲,想干點啥就幹啥,會很舒服。
對於具有高度自覺性,有自控力的人,也許是這樣。但是,自覺性與自控力本身就是一種嚴格訓練後的結果,而不是前提。沒有經受壓力訓練的人,做不到高度自控。
很多人都有追求舒適感的潛意識。一種人在沒有外部壓力時,會出現意志減退、效率低下,從而無所事事、無所作為,這是一種空耗狀態。一時的舒適,會有長時間、甚至一生的不滿意。
第二種人是在學業、事業的適當壓力下,始終處於不斷進步狀態,每一次壓力結果,都帶來實現自我價值感的興奮和幸福,處於痛並快樂的精神狀態,追求奮鬥者人生。
例如,高考狀元陸步軒在北京大學畢業後,在他34歲的年紀,卻被迫操起了殺豬刀,成為「 眼鏡肉店」老闆。在他回到母校作報告時,上台的第一句話是:我讓母校丟臉了。這句話就是他對當時狀態的痛苦回憶。但是,當他被媒體廣泛關注,成功吸引千萬投資成為企業家之後,創造的價值與他能力相符,內心又是自豪和幸福的。
事實也證明,壓力與舒適之間有一種緊密聯繫。壓力小、創造價值感不高時,人並不舒適。當壓力與能力水平相當,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時,人的幸福度就高。這就是神秘的倒U字壓力曲線。
壓力水平變量分為三個區:「不足區「」目標區」「破壞區」。
從較低壓力發展到較高壓力時,人的工作效率和業績會隨之提升。壓力太少時,業績表現差;壓力迅速擴大達到一個峰值時,工作業績會有最佳表現,達到一個短暫均衡;在壓力增長的後期,工作業績會逐漸縮小,接著會達到一個臨界點「P」點,也是疲勞耗竭點,此時身心狀態俱損。如果壓力繼續增大,不但工作業績極差,也會出現職業耗竭,甚至是「過勞死」。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積極的壓力能夠帶來動力。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下,人們需要集中精力對應,有助於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反應,從而使績效達到最佳。
壓力目標區可使人有頂峰體驗。在個人壓力與承受力相當時,能夠激發出最高工作效率和創造性。例如, 有的演員是「舞台表演型人格」,越是台下觀眾多、反響熱烈,他的表演會更精彩。因此,壓力管理的目標,就是找到壓力最佳水平 ,發現「壓力目標區」,在適當壓力下,給人帶來所需的動力和興奮感。
壓力曲線可以調適而提升弧度。例如,主動承擔重要工作;積極提出合理建議;勇於解決新問題;學習新技能。上述辦法能夠為承擔壓力做好準備,並帶來力量和活力,讓您順利完成工作。
壓力曲線因人而異,因時而變。當感覺壓力達到特定的一個量時,會出現焦慮情緒,進而導致績效下降, 過度焦慮心境會產生負作用,導致精力過早地衰竭。
無論是誰都會存在這樣一個壓力績效曲線,也都存在一個績效峰值。尋找與此峰值相對應的壓力值,有助於我們最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
https://kknews.cc/psychology/z9v5byq.amp
----------
果然很有道理
之前我買了一大堆原文軍事教材
但是翻都沒翻過
自從俄羅斯打了烏克蘭
我兩天就看了90頁◉‿◉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每日頭條這個網站就是中國論壇的文章複製貼上的「內容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