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騎機車載著奶奶到處繞繞,才發現自離開花蓮讀高中起,就很久沒把時間分配給與家人相處了。高中三年,我總是把課業、活動擺第一,但這不是藉詞,我是拼盡全力地去努力。在與世界溝通的過程發現,心中排序,好像第一順位是自己,可以歸因於我從不覺得能把人生依賴於任何人手上。我也不會,不期待家人能給我生涯很大的幫助、不期待身邊的同學開公司把我挖過去、不期待嫁一個有錢人財富自由⋯ https://i.imgur.com/faUt7jA.jpeg 時間都要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嗎?
有時候在做某件事(例如聽音樂、看電影、寫心情文章、學一些雜事、接一些活動⋯)
心中總會有個聲音跳出來:做這些,有什麼用? 能賺錢? https://i.imgur.com/4xAebuY.jpeg 然而,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導者,探索世界並找到喜歡的事物,不是為了別人的目標與期待活著。純粹花時間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享受探索過程帶給生活的精彩,不論快樂愉悅難過傷悲。
不是什麼都要設定目標,覺得沒達成就放棄。
讓自己像個旅人,走過後便會發現,珍貴的不是在去過了哪裡哪裡,而是旅途的過程、叉路的選擇、途中遇到的人、那些印象深刻的故事⋯讓這些成為「自己是誰」的拼圖。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