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在高中第六冊公民課本中
有簡略地提到:
1.議題設定
2.預示效果(priming effect)
3.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
4.沉默螺旋
感覺預示效果和框架效果指的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面向,各位認為兩者主要的差異是什麼?
答題的時候常常會有選擇障礙🤔
自行上網查詢學理上的定義
框架效果(應) 不只限於政治學
但課本只有舉例一項
說明很模糊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預示效果=標題殺人法,藉由某些面向來影響大眾對此議題的「評價」(著重在情感或優劣上) eg :狠!子殺父,竟是因為這個原因 框架效果=帶風向,將議題歸因於某樣原因,影響大眾對這個議題的「解讀」 e.g :經常玩電玩遊戲,子模仿做出殺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