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安午安晚安
大家早安午安晚安
匿名
B26
B24
我完全同意功和過是無法分開討論的,尤其我們討論的功和過根本上是一體之二面。
你的論點向來是「文學的文字是他的功,文學的政治是他的過」。我倒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文學的文字上,他有功;文學的政治上,他也有功」。
我不是個專業的文字批評家,文學性與藝術性問題尚且留給專業人士負責。我想說的是你們不假思索地把余光中之政治影響歸為罪過,並以此為最高指導原則。
余光中在文學與政治上之影響想必你已經說明不少,我要說的是,這些作為對社會是有貢獻的。
針對他所謂「亂扣帽子」之問題,我認為這件事情顯然不「亂」。
顯然你也同意文學對社會有深遠之影響,就連共產黨都認為文學是「為人民服務」。而檢討文學時不只應考慮其本身,更應該納入其造成之影響。而當時左派思想在自由地區萌芽是會造成社會動亂的,這不僅可能破壞島內安定,更牽動著自由中國之存亡。
這樣看來,余光中有罪嗎?他的確運用、消耗他的資本試圖影響社會,但我認為這影響對社會本身是功而非過。
每個人都該對自己之言論與行為負責,你、我、余光中皆是。余光中沒有逃避,他認為自己不是錯的,我也認為他的所做所為不是錯的。
一個沒有錯的人,你該讓他怎麼負責?
WCH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好,我想你誤會了。我在留言說的,是指他有功也有過。而不是是過而非功。 功的部份我想我們有共識,應該不用多講。 而過的部分我也重複解釋過了。現在的問題是,你不認為他有過,全是功。 不會覺得這樣太偏頗了嗎? 想繼續聽你的看法。
B3題外話。 記得希特勒嗎?人們雖一面倒批評他做種族屠殺,但他以當時一個民族英雄的身分來說,那也是德國人當時的正義呢。 希特勒撕毀了凡爾塞條約,為德國人奪回了尊嚴;並且在那段德國人幾乎民不聊生,經濟大恐慌的時候,他讓每個德國家庭餐桌上都有麵包和牛奶,被奉為當時的英雄。 但世人還是批鬥他屠殺猶太人這件事。 過與功不該並陳,也不該相抵。就像我說的,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可能把散落的真相拼湊回去。包含那些隱沒在黑暗裡,不被看見的。
匿名
B5 我覺得很合理啊 但還是一句話,歷史是事後的聰明,向來是贏者全拿。 我絕對沒有要幫希特勒護航之意,但就一個不是日耳曼人不是猶太人不是美國人不是歐洲人的我來說,希特勒之所以必須要被譴責乃因為他是以美國為首之同盟國之敵人,而這場仗同盟國贏了。為了凸顯戰勝者之正義,希特勒必須是個殘暴的敗類。 如果二戰日本贏了,上絞刑臺的就是麥客阿瑟。 W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