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地理的篇章裡面最無聊的就是產業的介紹,尤其是第二級產業,不光是課本內文又臭又長,想要簡化為筆記還是無法省略太多東西深夜讀這個真乏味,但是翻到了就只好讀囉😅。
單純想把自己的筆記跟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分享給大家,圖片字不清楚可以點進短網址看。比較簡單或是很好理解的我就沒有寫筆記,直接打字出來,如果不喜歡我打字排版方式也可以跟我說一下👍。
-
將原料加工製造,改變它的形式、提高它的價值,這樣的產業稱為第二級產業,也就是工業。
專業分工:各個零件、組成由不同的部門或公司透過其優勢的技術提高生產量、降低成本。
✴產品標準化:產品的研發和製造用相同的生產程序與作業流程使製造形式一致,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
同一個型號的東西,例如iphone 6s,當拿到一台新的i6s時,是一樣的外觀、一樣的零件,透過大量的生產販售,即為“產品標準化”,包括同樣型號的車子、化妝品、家電等等也都是。
✴產品格式化:同類產品或零件規格一致。
各式化能使消費者維修更方便,也容易打入市場,例如我們使用的隨身碟、光碟片、電池、USB的插糟等待。A廠的東西,也可以用在B廠的產品,例如買了三星的耳機也能夠插入hTC的耳機孔。
-
掰惹位,標準化跟客制化的比較,有時候寫考卷會出現😂😂😂😂
只要想著,為什麼一件班服比一件素T(無牌的那種)價格還要高,當製作一件素T時,大量的生產不需要多做其他的樣式變化,但當班上製作班服時,需要另外設計圖案、廠商也要另外開模板才能製作出來,而這件衣服是“專門”為了這個班級製作,因此只會生產這個班級所需的數量,不會生產一百件去販售,所以所有的成本都會提高。
-
✴垂直整合:某一企業,將上、中、下游的原料或工廠全部收購,藉此可以節省交易中的成本,創造更大的利潤。
例如服裝公司,將原料、零件、裁縫、製作過程等等,全部收購一手包辦,讓整個過程都由那家公司負責。
✴水平整合:某一企業,併購形似類型的另一工廠或公司,可以提升市佔率。
例如A食品加工廠與B食品加工廠原為競爭對手,但經由併購或聯合後,成為A大廠或是AB廠,更加容易成為市場中的龍頭,提高競爭力、市佔率。
✴垂直分工:一個產品的製作過程由不同企業分為上下游,各階段利用其優勢技術製造。
例如一台電腦的組成,上游公司負責半導體、零件的研發,中游負責顯示器與第二階段的零件製造,最終由下游負責組裝,成為一個高效率、高品質的合作鍊。
✴水平分工:某一企業在不同地區設分工廠,生產相同的產品。可以提高生產規模、掌握各地市場和降低成本。
例如成衣工廠在A國有總部,但B、C、D、國皆有分工廠,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工降低勞資支出,也可以在當地生產順便販售打入更多市場。
-
原本想把剩下的都打完,但這個章節實在太乏味了…,一次打太多連我自己都會不想看🙈🙈。
還是一樣,有錯誤請糾正我Q,謝謝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