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CT 自學生閱讀滿分技巧
留學板 2018年5月28日 22:02

有鑑於台灣討論區鮮有針對ACT閱讀的策略心得,小弟又撈到了閱讀36,總分34,希望分享如何戰勝閱讀大魔王給大家。先自介一下。小弟就讀新北市南山高中,現在十六歲。我從小就有深厚的英文底子,說英文的時間比中文還要多,但都是出於興趣。國高中玩起南山特色模聯跟接待家庭,但從頭到尾都讀Local School(本地學校),未曾讀過雙語或國際學程,爸媽也都是台灣人。 *註:這篇文章是從我的巴哈小屋修改而來的。   [寫在前頭: 給學測的國內考生們] 如果你是純ACT黨,你可以跳過這一段字。以下這段是為了讓學測生們了解美國高考並不是所謂亞洲人可輕易稱霸的。 ---分隔線---      美國的主流考試分為兩種,ACT和SAT,功能類似學測,但只檢測英文及數學能力,其他細項有subject test和AP兩種可證明,不過很多學校不用AP或Subject test都可以申請的。ACT和SAT不是高分就保佑你上大學,GPA(在校成績)也非常重要,如果要入Highly Selective(常春藤等級如Harvard, Cornell, CalTech),ACT 33+, GPA 3.9以上常常是必要的。GPA通常為1-4分,每科一學期會依80-99: 4, 70-79:3, 60-69: 2, 60-: 1,加權學分計算,但3.9也不是真不可能,只不過對非美國高中生有劣勢,因為在美國,如果校內成績夠好分到單科的資優班(Honour Class),該科GPA上限會變4.5,而AP(大學先修)更是可賺進5分,但其他國家學制來的就只有老實的4系統了。當然,如同傳說的,社團活動和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絕對不是台灣那種一學期一次得五分會考積分那樣好應付的。      至於ACT考試的格式,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English,包含文法測驗,修辭,語句結構,大意判讀及文章評論、改寫,共75題45分鐘。對於台灣學生而言,恐怕很難理解為什麼文法正確的句子在此是錯的。在這個section,一個文法正確的句子可能因: 1) 沒有達到題幹要求呈現的語境 2) 不夠精簡 而被視為錯誤選項,比較接近學測國文而非英文,因為其考察的不僅僅是語言方面,尚包含對於英文使用情境的理解。請看例題: 第58題考連接詞,59題四個選項文法都對,但只有D最精簡,60題則是請你評論文章目標是否達成。   第二部分Math,主題大致與台灣國一到高二數學相符,60題60分鐘,前五十題對高二生而言無壓力,後十題可能包含矩陣,雙曲線,三角函數及圖形,指對數等主題,但皆屬基本題,只要能熟悉觀念便可,通常少有多步驟解題或如台灣須畫輔助線作圖等情形。較難題目如下: 然而,ACT出了名的喜歡考專有名詞,如congruent,這時還會故意給你互補角及等角,使你無法用common sense判別。這是必須在考前熟悉的。   第三部分Reading,是很多亞洲人的夢靨。35分鐘40題,閱讀量約5000字,平均每分鐘要能讀150字上下,對比學測(假設作文選擇對半分)50分鐘56題,閱讀量卻僅有3000字,每分鐘約60字上下,所要求的閱讀速度是要快上2.5倍的。如果想感受這樣的時限,不妨將學測英文閱測16題限時10分鐘做完,就能對本區要求的速度有所體會。   所考察的題目也不僅僅只包含文章所述本身及大意,而尚包含修辭結構,文章情境,猜測作者寫作目標等,更會出現兩篇文章對比,並闡述其間關聯性,或各自對於一敘述的同意度。其較接近學測國文,不過不需要對於作者的先備知識。   第四部分Science並非如同台灣人所想的自然考試,而著重在圖表分析,素養題,類似上一個大題reading套用上自然的情境,也是有35分鐘40題的時間壓力。一個典型的題組如下: 考試時需要的先備知識極少,因此有人戲稱即使把所有科學名詞尋找取代為甜甜圈、布丁等,如1布丁/麵包,你仍然可以完成這個大題。不過,通常會有一兩題考察專有名詞的題目,如下: 此外,還會有辯論題(三個立場相反的觀點)的題目,因此難度不低,加上本區的時限也十分短促,對台灣學生而言是一點也不友善的。   第五大題作文,是選考的,考生有40分鐘閱讀一段問題及三個立場或互斥,或互補的敘述。考生之後必須決定是要支持某一論述,或相互拼湊。考生必須要有立場。典型題組如下: 雖無字數限制,但典型平均分(7分/12)以上的作文通常至少有兩面,或500字,所要求寫作的速度約是學測的4至5倍。本大題是Hollistic grading(全盤改法),通常不會因為一個拼字錯誤或文法而扣分。但,邏輯是很重要的評分點,一則大考中心學測指考優良作品典型的特徵「文字順暢,用字精美」等特性,只會招致低分。使用高級字彙效果亦不明顯。其考察的並非只是通順使用英文的能力,而是近似小論文。 ---分隔線--- 以下內容回到ACT考生上,歡迎學測生一起感受外國閱測。   我一定要先講一句,考ACT閱讀,只有當你認為考試是在順便給你新知而真心喜歡他時,你才能考的好,絕對不可以當台灣考試在那邊背8000單,再刷五套模考。你會累死,成績也會卡在32,33,然後考試一慌就掉到28去了。只有享受閱讀,把題目看成是做對一題又集了一點,而不是五題不確定,慘了只有30,你才能真的發揮應有實力。     題外話,我其實考過很多大小語言檢定,多益990分過,全民英檢高級初試也110+,托福108分(R 29, L30, S 26, W 23)。後來我想說考個SAT和ACT當退路(小弟學測高二複習考大多72,73級),寫SAT閱讀時腦袋一直想閱讀有65分鐘,慢慢寫就好,結果就只拿33/40,幸好文法拿36/40。最後1490有點小可惜,但也還馬馬虎虎。後來我做ACT閱讀,因為知道時間更短,反而更能專注,最後四科分別E 29, M 36, R 36, S 33,積分34。雖然不是頂高,但基本夠用了。這篇主要講的是Reading的策略,畢竟其他科我也不是特別高。(你問我數學?啊…名詞背一背,公立學校上課有聽懂就滿分了吧哈哈)   以下檢附我的成績做人權。    SAT 也放一下,雖然沒什麼用。     我基本上都算是裸考,準備的話就只有寫了三四套試題,從來沒拿單字書背過。閱讀一開始也跟大家一樣,寫都寫不完,開玩笑,最後要嘛對完二十題已經錯一半,不敢對下去,不然就是寫完三篇就剩一分鐘,總之都27左右而已。後來,我發現,這是因為閱讀策略不對!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學測ACT兩棲的,你會被台灣學校的閱讀測驗讀法教的很慘。ACT考驗的是你能不能一個禮拜讀完厚厚參考書的能力,不是你如何從一頁書理解出一篇論文的大道理,也就是說,你閱讀時不應該專注細節,也不應該搞懂、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像個用功學生用螢光筆訂正你考完的模考本。     你可能會抗議:可是ACT考很多很細又沒有Line Reference的題目啊!這是事實,但,ACT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建立地圖,你要趕快知道所有資訊在什麼位置,而不是所有資訊是什麼,因為,每八分半要讀九百字加十道題目,你根本不可能把文章中的細節記起來!而且,很多細節也壓根不會考到啊,你何必虛擲光陰在其上呢?     說了這麼多,接著要介紹幾個常見的考試策略,都是我愛用而且幫助很大的。 (1)      POOD (Personal Order of Difficulty): ACT閱讀分成四篇,一篇偏文學,一篇人文素養,一篇自然科學和一篇人文科學,很少很少人能夠把文學那篇快速弄懂,常常都是最後做的,你也應該要做模考題,找出哪一種類對你來說最簡單,然後先做!例如我就先做人文科學,順順做完11-40,最後回來做1-10。剛好我遇到紐約散步獨白題,心有戚戚焉,所以寫得很順。   (2)    單篇技巧:當你選好要做什麼時,你應該要先花三十秒把所有問題的關鍵字圈起來。請你注意!這裡所圈的關鍵字是為了你等下找答案用,所以你要圈文章裡會有的,例如專有名詞,一直出現的人名,特殊動詞 (例: The narrator described the action of “star-gazing” as,這不用我囉嗦該圈誰吧)。 絕對不要圈main idea, LEAST, infer這種結構性字眼。圈完後,下一個目標就是要速讀文章(大概兩秒一行),不要嘗試讀懂文章,也不要做任何解題,記憶,你只要把文章中的關鍵字(你圈的那些)找出來就好。做完後,你應當花了三分鐘左右,還非常非常粗略的潛意識讀了一點文章。 做題順序跟做題組順序一樣相當重要。你要先把有Line Reference的找出來,優先照行數先後做。我比較特別的做法是,我會直接讀(詳讀)Line Reference所在的一整段,大概十至十五行(閱讀窗)。通常很少遇到沒有前文就讀不懂這段的情形啦。這樣做完後,再來把剩下問關鍵字詳細資訊的題目做一做,這時你會感謝之前的mapping,因為現在你都知道該去哪找。等你完成,你大概就詳讀完文章了,最後做main idea時,了不起複習一下首尾段嘛。絕對不要讀完一遍,做題目每一題再看一遍,找主旨又看一遍,這時間根本只夠看同一個字一遍!   (3)      做題技巧與跳題:ACT為了避免爭議,正確答案必定是無可厚非,而其他三個選項是都錯了一小部分。問題來了,如果要確定這選項沒錯,你得讀完整篇文章沒發現反例,而要確定選項有錯,只要找到反例即可。也就是說,你能夠踏實的找出錯誤選項並刪掉,但當你沒找到時,你不能肯定這是正確答案,或是你失誤了。基於上述立論,你應該專注在刪掉三個答案,我叫他三刪法(POE, process of elimination)。台灣老師常教你說找出正確答案並驗證,但記得,在ACT,你只能找到錯誤答案的驗證啊。 當你看到不會的字詞時,有很高的機會,他跟解題關鍵不大,所以不要理他。如果不幸影響到你作答,那麼你應當以題組為單位跳題。例如你第7題LINE REF找不出來,你就先空著,等你要翻下一篇前,再看一次,如果還是解不出來,麻煩你猜了繼續!很多人猶豫太久,結果在本該拿分的區塊草草做,也拿不到分數,一次賠兩題。 猜題也是有技巧的。你要避免絕對性字眼的選項(Never, must, definitely, always),當問到寫作技巧相關,雖然偶有反例,但通常都是正面的評論(注意,如果是品評文章中人物那就不一定了),不要選對作者的負面描述,這個在Princeton review叫做ACT Book Club法。     下圖是一群例題,我直接示範一次給大家看。 首先,第一題是大意題,請跳過。 第二題圈Bombay’s first great photographers 第五題圈balance, parental duties, construction companies。遇到這種比較分散的關鍵字,你自己要組合一下,等等可能要留意如何在工作與父母職間取得平衡。 第八題你要把Young畫起來,因為等等你需要找出跟作者年幼有關的敘述 第十題則是把photos of storefronts and piers圈起來。   剩下所沒有提到的題目,都有Line Reference。請注意,我們這裡圈東西是為了等下對應方便,而不是在畫重點,所以你畫的東西看起來很不重要是正常的。這是因為,重點只會考一題,就是第一題。這一篇其實很多Line ref,算簡單的了,有時一整篇只有考單字同義詞的才有line ref。   接著我們看看文章。 我已經把剛剛提到該畫起來的部分畫起來了。我們的做題順序是 同義字題: 6, 9 Line Ref: 3, 4,7 無Line Ref: 2, 5, 8,10 大意題: 1 我們首先詳讀第一段,你會發現文章中充斥著great, metropolis這種大城市的字眼,再回頭看看第九行,”… and as for the glittering Art Deco sweep of Marine Drive, well, that was something not even Rome can boast.” 從語境中可以知道他是個大到連羅馬都無法比擬的氣派之地,而選J。 [這時,你應該要] 知道這篇文章是在講自己對於在大城市長大以及其中各種神祕事物的看法。   第九題的話,基本上用代入法可解。要注意ACT考的是Literal meaning而非Figurative,比如你把deep引申為情感豐富的就是不行的。錯誤常見答案是C,因為有take an _____ approach (使用某方式),所以很多人其實會誤判。 [這時,你應該要] 知道第三段是說作者父母對於城市的熱愛使作者略為感到失寵。忌妒是關鍵字:作者覺得城市搶走了他的愛。 如果你一直跟著看下去,你可能又要抗議,「可是,第三段的主旨明明就不是這麼單一的一件事啊!」是啊,但文章還沒有問你,等你被問到,再去找小細節就好了。現在你已經掃過了這一段,等等如果提到這兒的詞作為題目關鍵字,你就輕鬆多了。   這一題給了我們讀第二段的機會,剛好銜接我們剛剛讀過的部分。看完後,你要知道作者父母的工作,以及作者提出的一個玩笑觀點和反駁。 本題的重點即在後者。作者「Muses over」的觀點是「孟買為了趕快讓作者見到完整面目而加速了其建造」。後面那個 “no, no. I don’t…” 則反映題幹的 “then rejects”。因此,本題答案為C。   這一題是蠻罕見的題目的,遇到只能說你人品非常非常差。它問你作者是使用什麼修辭來形容孟買,還附上四個專有名詞。真遇到,又不會這些字─沒錯,猜一個,繼續寫下去吧。 但其實你中文修辭懂的話,也是可以勉強猜猜。H看起來就像是擬人法,而我們早些時候讀過作者覺得孟買搶走了他父母的愛,他忌妒孟買,文章中也有諸如“Bombay is” + 用在人身上的形容詞,所以這題答案真的是H。   這道題目提問的是為什麼要寫出這段文字,隱隱約約有SAT作文的味道。我們還記得第一段是在講大城市怎樣怎樣的,還提到羅馬競技場之類的。現在我們需要細節了。 在引文的6-10行裡有著大量的譬喻句構,都是 “A is our B”,而B就是羅馬競技場以及其他名勝景點。所以,答案明顯就是A了。 這邊提點一些常見的錯誤判讀: 1.     不要因為眼熟而選。諸如D,有各式文章內的關鍵字,但卻明顯錯置了。這選項就是拿來框時間趕看不完的學生的。 2.     又一次,不要過度延伸,引用外部來源。尤其不要把第五段之類地方提到的東西套在問第一段的題目上。會錯!   這題是個大大大陷阱(哈哈),直覺你我都會選F下去,但是,太眼熟,繼續往下看。下面說了兩個攝影師喜歡高高在上的拍,讓作者覺得自己應該反其道而行,回到街道上的日常生活。至於F為何錯呢?因為讓作者討厭攝影不代表讓他拒絕入這行阿!不要過度延伸! 這也引來了下一個重要觀念: 3.     閱讀窗!你是第一次讀這第四段,你至少應從引文這句話前兩三句開始看到這段結束,才不會被騙。尤其這題沒Line ref,所以比較不會有引用外部來源的問題。一次讀完,除了可以躲開陷阱,還能了解脈絡,這樣你最後才能解第一題。   這題難啊,因為考的是綜合判斷。但我們已經mapping過,知道該往哪找。根據我們的關鍵字,這題位在第三段,孟買跟作者競爭父母愛的狀況。找到後就簡單了,文章中提到媽媽去工作,作者在爸爸肩膀上玩;又有“handed me over”,接在其後變成爸爸去工作。這種關鍵詞說明他們換手照顧作者,因此答案是B。所以說,ACT的難點是你找不到答案,而SAT則是答案在眼前,卻看不懂。因此,只要掌握本篇ACT答案位置找法,你自然就如魚得水。   這題,相對來說就是送分啊!H選項:忌妒,工作搶走父母注意力。這個就不必多說吧。我的方法的優勢,在做這種題目和第一題時,會很快展現差別。 注意,這裡不是說我怎麼自打嘴巴,選了熟悉的選項。所謂熟悉,是指選項用字和原文相近,相信各位英文聽力多少遇過。   這道第十題雖然沒line ref,但已經告訴你在最後一段了。 我們讀完最後一段就知道,重點在最後一句,但重點卻是陷阱!整段是先講父親為何要秀照片(題目考點),然後說明作者的counter-perspective是怎麼樣的。父親認為照片(只)能反映被照的人事物的生活,而作者認為照片不只侷限於其所呈現的。因此,答案是J。如果你被騙了,你會刪掉FGH後看著J發呆,覺得很疑惑,甚至你可能先刪掉J,然後選了另一個。千萬記得,answer the question,而不是自己決定哪裡是重點。沒有你發揮的空間。   最後,登登登!關於全文的問題終於出現,這次問的不是大意,而是主角是如何narrate的。但你還是要結合大意來想,比如B描述孟買的大樓顯然不對,C描述孟買之於世界建築界多麼重要也不對,D也許有點誘答性,但A就很明顯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作者,父母與孟買城之間的關係」。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很順利的解題了,因為其實我們在做2-10題時,無時無刻都是在解第一題,而且我們沒浪費時間看文章第二遍,所以儘管你看的詳細,卻沒花掉很多時間。當然,你的閱讀速度基本要達到150/分,才是合格的狀況,換算成學測英文,你必須在25分鐘內寫完選擇並有67分以上才算OK。     接著我要說明一些準備的方式。首先,ACT考試幾乎是個技術測驗,也就是,他檢測的所有題目,答案都在考卷上,或能由考卷推得。這告訴我們並不存在所謂「讀ACT」這種動詞,因為ACT所檢測的能力都不是課堂上的一節主題。也註定了ACT是不需要長期補習,更不應該上專門班的,因為知識點都相同,但技巧的生疏卻有落差,換言之,你要自己練習,鍛鍊自己,勝過聽別人講解題!做考古題的幫助很大很大,這個你打ACT past paper找都找的到,考古題的用處是幫助你熟悉閱讀題都會問些什麼,這樣你看完文章都可以預測哪邊會考了,自然更有利於定位資訊點。然後,絕對,絕對(!!)不要看一堆課外讀物「增進你的閱讀能力」!畢竟,當你在讀Time的時候,沒人在旁邊逼你十分鐘讀完一整篇封面故事,你悠閒的咬文嚼字,一個字一個字讀懂,會使你回到ACT時情不自禁的使用那種詳讀方式,這樣,會死得很慘。ACT的Reading真應該改名叫Competitive Scanning,因為他要求的無非是短時間內讀懂大意,然後如果真的需要細部資訊,你要能快速找到,而不是讀完就把資訊學會,所以,不要試圖用大量閱讀來輔助,恐怕會招致反效果的。     我的推薦書單的話,我只有買過官方試題(The ONLY real ACT Prep Guide)還有Princeton的兩本Cracking the ACT及ACT Elite 36,如果你跟我一樣也買了,記得上官網打ISBN可以多得兩篇模考題,很實用的。其實,就算沒有買,你也能獲得,因為註冊碼是ISBN,公開的,自己查一下就有了吧。   還有一件事!不要看reddit 的r/act。上面的學生們每個都平均34分,還會(炫耀似的)抱怨自己只有35.25。記住,不會有人分享自己考25的心得,所以別受影響了。     最後,祝大家考試順利啦。


  回文

全部留言

匿名

B1 2018.05.29 09:39

好詳細!但我考SAT 原Po有什麼考sat的技巧嗎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好詳細!但我考SAT 原Po有什麼考sat的技巧嗎
0
B1-1 (原 Po)   2018.05.29 09:39

我是有一些心得啦,可是sat reading 我才33/40,你確定有參考價值嗎哈哈 另外,我真心覺得ACT整體而言對我比較友善啦。

我是有一些心得啦,可是sat reading 我才33/40,你確定有參考價值嗎哈哈 另外,我真心覺得ACT整體而言對我比較友善啦。
0

匿名

B2 2018.05.29 15:20

可以啦 跪求🙇🏻‍♀️ 多多少少有幫助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可以啦 跪求🙇🏻‍♀️ 多多少少有幫助
0
B2-1 (原 Po)   2018.05.29 15:20

應該就是先寫兩題式的那些吧,這樣寫一寫就會有一些想法,反正把握原則盡量不要重複讀。sat 時間比較久,一定要四個選項都看清楚。畢竟人家大題就叫evidence based reading 嘛

應該就是先寫兩題式的那些吧,這樣寫一寫就會有一些想法,反正把握原則盡量不要重複讀。sat 時間比較久,一定要四個選項都看清楚。畢竟人家大題就叫evidence based reading 嘛
0

匿名

B3 2018.05.29 16:11

這太猛了(跪 我在美國唸了四年,ACT Reading才34(而且數學失常傻眼),而且我超不會寫writing的

這太猛了(跪 我在美國唸了四年,ACT Reading才34(而且數學失常傻眼),而且我超不會寫writing的
0

匿名

B4 2018.05.29 22:43

B3同意!來美國後數學整個弱掉

B3同意!來美國後數學整個弱掉
0
B5 2018.05.30 03:25

B3來美國太久真的會變數學白痴 哈哈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B3來美國太久真的會變數學白痴 哈哈 
0
B5-1 (原 Po)   2018.05.30 03:25

真的有這種事哦哈哈

真的有這種事哦哈哈
0

匿名

B6 2018.05.30 21:27

真的會,這邊數學比較少反覆練習,壓力、時間緊迫下有時候頭腦一當機就失常了。 我是B3

真的會,這邊數學比較少反覆練習,壓力、時間緊迫下有時候頭腦一當機就失常了。 我是B3
0
B7 2018.06.14 09:31

不考ACT 但詳細大推

不考ACT 但詳細大推
1
B8 2018.06.17 10:20

小小小小的挑個錯:GPA的計算上,大部分來講 90+ - 4 80-90 - 3 70-80 - 2 60-70 - 1 60- - 0 加權就另當別論囉 Reading 36 真的很狂,我拼到最後也才34,而且很清楚不可能再高惹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小小小小的挑個錯:GPA的計算上,大部分來講 90+ - 4 80-90 - 3 70-80 - 2 60-70 - 1 60- - 0 加權就另當別論囉 Reading 36 真的很狂,我拼到最後也才34,而且很清楚不可能再高惹
1
B8-1 (原 Po)   2018.06.17 10:20

其實我36也是有一定運氣啦 遇到熟悉的主題,意識流小說,棒球,歧視問題,都是我喜歡關注的 然後GPA 其實是因為我們學校80以上都算A 啦 模糊化少壓力 所以我就直接這樣寫了抱歉

其實我36也是有一定運氣啦 遇到熟悉的主題,意識流小說,棒球,歧視問題,都是我喜歡關注的 然後GPA 其實是因為我們學校80以上都算A 啦 模糊化少壓力 所以我就直接這樣寫了抱歉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分享 ACT 自學生閱讀滿分技巧

有鑑於台灣討論區鮮有針對ACT閱讀的策略心得,小弟又撈到了閱讀36,總分34,希望分享如何戰勝閱讀大

檢舉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0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