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此檢視 時事板 參選人列表
壹、個人介紹
從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春夏之交的那場從時事板開始遍地開花的大戰到灌票事件,換了幾次面貌,經過好長一段沈潛,真的考上某政治學系的我終於再度回歸這裡。自從民國一百零六年一月學匪佔據某處之後,到現在已經有快要一年了。這一年來,某處的同胞一直過著恐懼不安的日子。他們好像住在黑暗世界裡,看不見陽光,對將來沒有希望。留在那裡的人,都說那裡是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這三個月來我生活在自由的黨校中,日子過的很幸福。但是我不能忘了,還有不知道多少同胞、正在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受苦。為他們解除痛苦,是我們大家的責任。小時候,煩惱是矮桌上一行行被擦掉的生字,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國三時,憂慮是一張空著的座椅,我在後頭,她不在前頭;三一八之後,無可奈何是一張逐漸滑落的頭貼,綠點在上頭,交集不在後頭;而現在,豁達是一紙二七五八,他們在裡頭,我在外頭。
貳、參選理由與期望
將本板打造成Meteor的復興基地,幫助所有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參、可管理看板的時間
只要我還在。
肆、相關政見
廢除所有言論管制。
運用自由對於人性的發展至關重要,受到社會多數意見宰制的人永遠不能發揮人類最獨特的能力。如果某些言論未經辯駁就遭到壓制,我們可能喪失了發現真理的可能。首先,它可能是真理或至少包含真理的一部分。唯有讓各種相反地價值互相激盪,才有可能推翻長期被信以為真的謬誤。縱使社會普遍的共識是真理,如果沒有經過檢視與辯駁,它也同成見沒有兩樣。如果意見沒有被攻擊,可能會淪為教條式的主張。歷史上充滿著持不同意見者遭到壓迫的例子:蘇格拉底和耶穌這種秀異份子都因為違反社會主流價值慘遭殺害。如果不同意見是錯誤的,雖然直接讓他閉嘴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這沒辦法令他了解自己到底錯在哪裡。約翰·米爾有言:「人類作為智識或思想的動物,能夠受到尊敬的品質之一,就是他的錯誤是可矯正的。人能利用討論和經驗,矯正他的過失,僅是利用經驗並不夠,還必須用討論來解釋經驗。」
廢除一切言論管制不代表鼓勵道德淪喪的謾罵與侮辱。當然,混亂和動盪可能會發生,但是只有在自由的情形下,人才能學會自律。不然人將永遠無法明白社會規範的意義。只要相信人能透過各種形式的溝通向上提升,這樣的自由就是有價值的。
伍、預計採取的管理方式
如上所述。
陸、其他補充
其實你們知道我是誰,只是我可能長期缺乏存在感而已。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